查看原文
其他

人文| 潮汕人眼中的碣石:碣石卫城敬玄武,玄武山中探玄机

2016-09-15 汕头广播电视台 海陆物语


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l03257sel67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【寻访古村落系列】

碣石:碣石卫城敬武神 玄武山中探玄机


“东 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……”这是曹操一首流传千古的写景抒怀名诗《观沧海》。“碣石”这个地名也印刻入后人的脑海。在汕尾的陆丰市也有一 个叫做“碣石”的地方,它却不是曹操描绘的那座壮观的碣石山,而是一座闻名大潮汕的古村落,它之所以远近闻名,就缘于碣石境内的玄武山,是众多潮汕善男信 女心目中的圣地。


【海魂校:碣石不是古村落,因为从来比村大。唐朝,为海丰县石桥场盐场,负责海丰全县(范围比现在的汕尾市全境还大,包括揭阳市西部,惠东县东部),是行政机关。明朝初,建碣石卫,管辖九个千户所,行政级别比知府还大。新中国成立后,设置区、镇,都不是村落,但碣石镇下面有古村落】


今日宗教朝圣地

↑玄武山

陆 丰碣石,古称“石桥盐场”、“碣石卫”,位于陆丰市南部碣石湾畔。如今属镇级建制,镇内的玄武山旅游区,每年都吸引着粤东乃至海外的大批游客。玄武山,其 实只是一座小小的山坡,并没有秀丽的山色,却是一处悠久的宗教圣地。很多前来碣石的游客,往往都是为了进玄武山,拜一拜这里威名赫赫的玄天上帝。

听 当地人介绍,整个碣石的人口仅有30万,但每年玄武山就要接待140多万的香客。那么,玄武山究竟有什么玄机,值得那么多善男信女前来朝拜呢?记者跟随碣 石镇的退休干部、玄武山文化的研究专家刘蛰,一路沿着古进香道,上山去参观。刘蛰先生告诉我们,在古代,人们要来玄武山进香都必须经这条进香道从正南门进 入。无论文官、武官还是老百姓,骑马或是坐轿,都要在正南门停下,然后步行进入大殿去朝拜上香。

【海魂校:“人口仅有30万”,不小了,陆河县才30万人口】


↑古进香道

改 革开放之初,玄武山建设宗教旅游区,陆续新建、扩建了玄武宝殿、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,但原始的宗教建筑格局基本保留。我们来到文化广场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 在旧址重建的古戏台。据记载,古戏台始建于明代万历六年,即1578年。到清乾隆年间,戏台更加热闹,按规例每年都要上演大戏,一演就是连续好几个月。

而 在古戏台的对面,隔着文化广场,就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玄武山主体建筑——元山寺。修复扩建之后的元山寺有中殿、正殿、配殿等建筑99间和古朴优雅的福 星塔一座。元山寺内的正殿,就供奉着玄天上帝,也称元天上帝。导游告诉记者,原本这座寺庙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庙,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,即公元1127年。 传说现在庙中供奉的元天上帝,是从武当山飞来的武神。那么,武神为何会“飞”来这里呢?

【海魂校:元山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】


↑元山寺


昔年军事重镇

原 来,在元山寺初创的南宋时期,玄武山乃至现今整个碣石,还是人口稀少的边陲。为了海防的需要,在明朝建立之后,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沿海建设36座卫城,卫城 周围各战略要地还建了众多所城,起初都只驻军不住民,成为沿海的要塞。碣石卫,与天津卫、沈阳卫以及威海卫合称“中国明清四大卫”,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 要。玄武山文化的研究专家刘蛰介绍说,当时驻碣石卫的官兵多为北方人,他们崇信北方的武神,于是后来官绅集资,将原先的小庙废弃,改建为玄武庙。明万历年 间,领导抗倭的碣石总兵侯继高,又对玄武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,形成了今日之格局。再加上后来朝廷政策放松,卫城可以住民,玄武庙有了更多善男信女,元 天上帝也变成这个地方的主神。


【海魂校:玄武属北方,故玄武庙建于城北】


↑元天上帝

事 实上,即使是在玄武庙建成之后,碣石还只是作为军事重镇而存在,而非宗教圣地。在碣石镇南部、原碣石卫城城墙遗址附近,有一块天然巨石,上刻“万世太平” 四个字,就是明嘉靖年间在碣石卫一带、明朝军队抗倭保境的见证。史载,抗倭名将俞大猷曾带部队追倭寇到碣石卫,在碣石卫誓师并祭拜玄天上帝,大军随后船发 海丰,将倭寇全部歼灭。胜利班师回来以后,俞大猷在碣石卫开庆功会,并在大石头上刻字——“万世太平”。

↑“万世太平”石刻

到 万历年间,碣石乃至粤东沿海仍饱受倭寇、海贼之患。万历十年,镇守碣石的三位主要将领成雨泉、郑谦山、姚龙汇聚玄武山,共商剿匪事宜,在玄武山上立了一块 “三台保障”碑石,成为玄武山又一古迹。而到清末同治年间,为军事上便于观察海上敌情,同时配套玄武山的宗教建设,玄武山之巅,又矗立起这座福星塔,成为 碣石的制高点。


信仰的狂热现象

如果仅仅是为海防而配套建设,玄武山的神庙,还不至于能够在民间有那么大的影响力。几百年来,正是粤东这块宗教氛围浓厚的土地,孕育出玄武山的灵气,从而也使玄武山朝圣成为一种热热闹闹的民俗。

记 者抵达玄武山的时候,虽然不是什么时年八节,也不是初一、十五这些传统的拜神日子,但从早到晚,总是能看到许多当地的信徒来这里进香。而玄武山还有更隆重 的朝圣日。按照民间传说,每年农历十二月,各地神明都会上天去朝见玉皇大帝。直到正月初四,诸神才落地归位。于是在潮汕各地,从初四开始都有游神赛会的古 老民俗。玄武山导游翁小冰介绍说,每到正月初四的凌晨,来自海内外的潮汕信众,都会在第一时间涌进玄武山拜求佛祖的落马签,也就是每年的第一支灵签。每到 这个时候往往人山人海,甚至连高速公路也会瘫痪,一天之内会达到十几万人次。


【海魂校:“落马”,不是指被处理,落,河洛话“下”的意思】


↑签诗

签 诗,也称谶诗,在玄武山宗教之中有悠久的历史。相传宋末的状元邱宏山,早年在武当山以抄写经文谋生,他曾经在玄天上帝面前许愿,如果能保佑他科考得中,就 为神明撰写谶诗以普度众生。后来他得偿所愿,于是他参照周易写成50首五言体的谶诗流传后世,后来谶诗又传到玄武山来,被僧人增加至51首。而解签,也成 为当地一个传统行当。听导游说,当地信众一有难以决断的事,往往都会来求一签,如果没有求签就好像心里有一块大石没有落地。

而 按照民间传统,年头许愿年尾还。往往正月里前来进香叩拜玄天上帝的信众,在祈求的事宜达成心愿之后,都会虔诚地回来叩谢神恩。记者采访时,就刚好遇到了从 汕头包车来进香还愿的陈伯一家人。按照陈伯父母生前的习惯,每年春节全家进玄武山进香许愿,当年事成,达成心愿就来进香还愿。这几天陈伯的妹妹刚从加拿大 回乡探亲,全家人就是来虔诚还愿的。


孕育宗教的土壤

诸 神崇拜,是潮汕人独有的精神基因,但像玄武山的宗教信仰如此虔诚的,在潮汕可算是首屈一指。玄武神的影响力如此深远,这还得从他的历史背景谈起。在碣石卫 城建成的明代,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信佛重道,因而明朝道教之风盛行,元天上帝作为道教的神明,受到卫城官兵推崇就不足为奇。而到了清朝,清朝皇帝重佛抑道, 道教地位衰落,不少道观甚至遭受毁损,但玄武山却因为天高皇帝远而不受冲击,反而造就了这里佛道合一、释道汇流的现象。玄武山导游翁小冰介绍说,当年朝廷 尊佛抑道的圣旨传至,卫城守将仗着天高皇帝远,只是做做表面功夫,于是在元天上帝的神像前,再供上一尊佛教的释迦摩尼佛,从此元山寺佛道合一。

↑佛道合一的元山寺

与 此同时,过去数百年,朝廷一直把地处边陲的碣石视为民风尚未开化之地。官方也想借助神佛之威力,慑服和感化一方黎民。于是上至皇帝,有名的高官和社会名 流,都为这座古庙题字赠匾,玄武山的地位也渐渐提高起来。但事实上,潮汕民众诸神崇拜由来已久,来这里拜神的香客往往从不纠结于佛还是道,只要神明能保 佑,都一一敬奉。久而久之,元山寺内的供奉的神明也越来越多。刘蛰先生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,元山寺这里就是诸神的“综合办公大厅”。信众需要祈求什么,会 根据需要拜什么神明。比如求生子的,就会膜拜注生娘;求出海顺利、渔业丰收的,就去求妈祖。诸如此类。

像潮汕其它地区一样,敬神请戏是不变的规矩。为了筹款来敬神,到清代中期,碣石卫城内的48个社的宗长,每年都得到元山寺来求神掷杯,选出主持敬神请戏和其它祭拜活动的总理,每一年的总理名字被刻石留念,保留至今。也成为玄武山文化的活化石。


走向文明的现代宗教

如 今,当地政府又充分保护宗教信众的信仰,并将它引上一条公益之路。据玄武山管委会副主任潘升涛介绍,上世纪九十年代,玄武山管委会首先出资,在碣石创建自 来水厂,解决了整个镇人民的生活用水。后来,管委会又将每年的收入提取出一大笔资金用于公益事业,主要用于公共绿化、公共用电和公共卫生,一直延续至今。

↑玄武山管委会的公益项目

我 们在玄武山参观的那几天,玄武山上的元山寺修缮工程一直在紧张进行。据史料记载,元山寺于1896年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并举行过隆重的重光庆典。而今年正值 重光120周年,碣石当地政府准备再举办重光纪念活动,弘扬碣石的宗教、旅游文化。这又将让这座古村落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。

图文由《民生档案》提供
记者:林剑铭、陈少鹏

来源:汕头2

本文转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



碣石怀古


·王万然


   明洪武二十二年,于惠州府海丰县设碣石卫(卫城于今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),辖甲子、平海、捷胜和海丰等共九所

·

碣石是一首诗

一首千古吟诵的秋风

魏武的马鞭被汪洋吞没

白浪击穿云天

碣石沉没于渤海湾

狂风践踏南海

帆船燃成烽烟

洪武的战马不谙诗书

富有诗意的碣石

置身于惠潮的门户

浸泡鲜血渲染的碣石湾

倭寇操海浪的利刃

为碣石刻下几百年的悲壮

依稀有打破三台石的拳头

令三岁孩童的头颅排列成大楷

血淋淋像一朵朵杜鹃

在海风的侵蚀中

碣石黑乎乎地成了石

是石的盾牌

 ·

碣石是石

碣石流着石的血液

苍龙举起镇海长剑

望着冲毁龙宫的排天浊浪

刀枪剑戟潜伏田尾洋下

跟风浪抗争锋芒

碣石的锄头不是石

硬硬用鲜血播种太平的宿愿

番薯藤抓裂山坡

让马蹄踩遍石头的漏声

碣石的渔帆不是石

让太阳烙印坚硬的后背

用褐色的胸膛拥抱咸咸的海风

 ·

碣石是石也许不是石

玄武居然在不在高的玄武山观海

释迦也要凑热闹移来莲台

刘永福挥着宝剑写字

林则徐站在炮台题词

同治皇帝也不甘寂寞

不肥的山田从此跪成祭坛

都说碣石是石

是有仙则灵的石

谁知碣石是海浪与鲜血的私生子

 ·

庐山不识山

碣石不知石

碣石凭玄山塔的高傲

借历史的辉煌

把历史踩在脚下

十万年的龙石

在铃声中摇摇欲碎

碣石不知石为何物

唱渔歌  诵潮曲

用丹砂涂染联纸

用白酒搅拌墨烟

用工夫茶吟诗作对

碣石只能用石

盖下书法之乡的印戳

 ·

渤海的碣石是一首诗

南海的碣石也是一首诗

一首用刀剑蘸着鲜血刻下的诗

(入选《新星诗人佳作选》)

(入选《缤纷世界杂志》第三辑《粤东新星汕尾礼赞》)

(《蓝风》2003年9月秋季号总第二期)

(《卫城文苑》2004年12月第12期)

(《卫城文苑》2006年10月玄武山元山寺丙戌年重光专刊)



山不在高


·王万然


皇帝一生气

后果很严重

道观一个个被火化了

玄武山山低皇帝远

元山寺便装聋作哑

道士散了,和尚来了

香火夹着浪花向皇上汇报

皇上那时候没有雷达

拜元天上帝也好拜释迦牟尼也好

老百姓的神老百姓自己拜


注:元山寺,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陆丰市碣石镇玄武山,人称“释道汇流”。山上有“山不在高”石刻。

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于汕尾

(《汕尾文艺》2014年12月第三期)

(《陆丰文艺》2016年1月第一期)


天下太平


·王万然


太平石下,几位老妇乘凉

她们的豪气不差俞大猷

说,谁敢炸掉太平石

我们就跟他拼

我望望石头下面的城坝

已经被楼房蚕食

不知道会在哪一天

坝已不存,石将焉附


注:明嘉靖四十三年(1564),都御史吴桂芳调兵六万,由总兵俞大猷挂帅,提兵至碣石卫,先安抚收编沿海义军,紧接着诱逼倭寇入海丰大德港,激战数昼夜,全歼倭寇2000余人。回城后在卫城北郊一处巨形大石上镌刻"万世太平"四个大字。

2015年11月9日星期一于汕尾

(《陆丰文艺》2016年1月第一期)

 

你可能会读


拆字做人——太精辟了

碣石玄武山佛祖签诗详解

你知道陆丰市碣石镇曾与天津齐名吗?

《肖存斋墓铭》可能是海陆丰的第一首诗

曹操与碣石

作家何苦要难为自己

文学就是好玩

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100个姓

许宇航:海陆丰明代城池

蒋述卓主席率省作协采风团今日奔向海陆丰

首届“粤东诗人奖”揭晓【我市两主奖两提名】

广东航拍图,从粤A飞到粤Z,看到汕尾惊呆了!

这才是真正的笔,平时咱们用的都是刷子

住宾馆几个安全措施及生活小窍门

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?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

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,看看这个故事



请别吝啬手指头,按下下面的二维码好吗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